文学是在现实的沃野里构建的梦的殿堂。它是另一个世界,是沟通有限与无限、演化现实与理想的曼妙奇境。无数人从文学中获得安身立命的领悟,获得重生的力量。有一些人更为幸运,他们不只是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到智慧的营养,也有能力表达自己,通过写作来让自己的世界和别人发生联系。写作的人,是幸福的人。
无数学生,他们最初的稚嫩之作,都是发表在这样的小小刊物上,激发出星星点点的火花,让他们在志趣的引领下成长为作者、作家。苏诺也应该有这样一份刊物。《灵犀集》在学年将尽的时候集成刊发,可以说正当其时。
——执行校长
兰天笑
在本文中,我们节选了《灵犀集》中的精彩片段,愿您享受阅读的时光,在字里行间感受学生们的思绪、情怀,以及对于写作的那份纯粹的爱。
《我的天堂,我的水》
–––––––
胡洛诚(六年级)
春天,万物复苏,融融的日光洒在冒出的嫩叶上,洒在燕子乌黑的羽翼上,洒在缓缓流淌的河流中,随着水波的荡漾,闪出如水晶般耀眼的光芒。
夏天,柳叶转为碧绿,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唱着婉转的歌谣,杨柳垂堤,与河水竞相争绿,天空倒映在河水之中,鱼儿在河里欢快地游动,仿佛在云间穿梭。
秋天,落叶缤纷,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,打了几个旋儿后便落到了河里,顺着河流向远方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。
冬天,河流里的水流淌的很慢,仿佛静止了一样,河流两岸寂静无声,仿佛能听见雪落下来的声音。
《月亮》
–––––––
张玺恒(七年级)
其实,我们人人都是月亮,只是看你愿不愿意。只要心中有梦,并朝着梦不断努力,即使你无法像太阳那样发出耀眼的光芒,但你同样可以像月亮那样成为皎洁的路灯,照亮每个人前面的路!
我们碰到的那些苦难,就像月亮那些大小不一的月坑,它们都是月球的一部分,倘若没有那些月坑,也不会成为那皎洁明亮的路灯啊!
月亮,美丽又让人充满遐想。
《奇点》
–––––––
杜博伟(八年级)
就在光圈扩大之时,光点感受到了一股毁灭性的力量向它横冲而来。一颗漫无目的的巨大陨石向着中空的光圈扑面而来。不一会儿,光圈被撞碎出了一粒粒比来自中心的光点更渺小的光点,但就在那一瞬间,光圈往里内缩,与光点互碰融合,随后便炸出一道光芒,陨石便被冲击于千里之外。
光芒之后,光点化为光核,发出熠熠金光,同时周围有无数光点散布于宇宙之中,而千里之外飘流而来的陨石,则又归于光核旁,接受光点洗礼,因此这颗奇点获得造生命万物之力。
就这样过了数千年,地球诞生了。
《致小秦》
–––––––
涂皓茜(九年级)
他们走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,并不会像那些拥有长远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人一样,需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终点,而是走过了短暂的距离后便获得了小小的“成功”。他们渴望近在眼前的收获,对远方的星空熟视无睹。实际上将他们走过的并不算长的路全部加起来,便可以发现这早就达到了能够摘下一颗星辰的距离。他们将最大的蛋糕拆分成无数颗小小的糖果。这些糖果全都是不同的口味,这使它们不能组合成为一颗更大的糖果。那些在奋斗途中倒下的人们放弃了近在咫尺的糖果,转而去追求那远在天边的蛋糕。一旦他们倒下了,就连一口奶油都尝不到。你能说这不值得吗?他们明白,一旦得到了蛋糕,伴随而来的是全世界都下起糖果雨。他们愿意为此而付出,他们渴望为此而战!那些走在相同道路上的人们,每一个人的倒下都会为其他人缩短前方的道路,使他们离成功更进一步。这样的人生,是否比那些由无数个小“成功”堆砌而成的人生更胜一筹呢?
《<半生缘>选段分析》
–––––––
何兮(十年级)
女性及其命运一直是张爱玲擅长的主题,在《半生缘》中,女性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成长环境、构筑了她笔下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。张爱玲运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,用女性的视角来观察男性掌握绝对话语权的男权社会,将女性思想的落后、迂腐渗透到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主题叙述中。
选段的侧重点放在两个思想封建的人物上:曼璐、祝鸿才。文中运用大量的人物描写,从语言、动作、神态、心理四个方面刻画人物。从“鸿才霍地立起身来,踱来踱去,喃喃的道”这处神态、动作描写,体现出祝鸿才对于强占曼桢是心有顾忌的,只不过他顾忌的并非曼桢自身,而是曼桢能否乖乖听话,他能否成功。后文中“鸿才听了这话,方始转忧为喜。他怔了一会,似乎仍旧有些不放心。”以及“曼璐见他那懦怯的样子,实在心里有气。”能够看出祝鸿才和曼璐对自己妹妹的精心算计。在他们眼里,曼桢并非妹妹,而是一件物品,一件可以随意摆弄、设计的东西。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让曼璐连手足情深都可以摒弃,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讨好丈夫,以此保全自己和丈夫之间摇摇欲坠的婚姻,女人似乎就是为了传宗接代,一心一意成为丈夫的贤内助。祝鸿才妄想同时占有两姐妹,他“面有得色”,既体现出他对妻子、对女性的不尊重,也侧面反映人们落后的价值观和女性独立精神的缺失。
写作使我们更有可能理解所读到的东西,记住所学到的东西,并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更有意义。《灵犀集》的作者是中学部每一个学生,无论是母语学习者,还是非母语学习者,都在这部作品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,或稚嫩,或深沉。在未来的每一个学年,《灵犀集》将见证苏诺学子在中文写作上的青涩与成长。心有灵犀,静候花期。
——中学语文老师
余婷、赵大伟
扫码阅读完整版灵犀集
在苏州诺德,我们十分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。我们希望学生既能坚定、自信地表达所思所想,也能用笔墨直抒胸臆。借着《灵犀集》的出版,我们希望每一位苏诺学子都能受到鼓励,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